缅甸之声
标题:缅甸战场,谁的战争? 抗战期间中英缅的合作与纷争
内容:这是你们和日本人的战争,不是我们的(战争)。”47岁的茂昂是曼德勒一所中学的历史教师,也是缅甸二战史研究的民间学者。
2015年7月6日中午,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茂昂刚从日本捐赠的二手公交车走下来,车载空调已被拆除,满头大汗的茂昂摆弄着手中的日本产手机,不忘反复强调缅甸是战争的真正受害国。
硝烟已散,偏见难消。如今,缅甸民众是如何看待抗战史?如何看待中国远征军的作战?英国又承担着怎样的角色?
童年起,华人医师刘永轮就经常听到来自缅甸社会的诘责:“英国人给缅甸带来了战争。”
1
不愿看到中国军队在缅甸打胜仗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略中国,中国与外界的联系几乎全部中断。次年11月,滇缅公路开通,成为中国抗战的输血管。
这立即引起日本政府对缅甸及其宗主国英国的不满,刘永轮说,这却被缅甸历史教科书认定是“二战缅甸战场的导火索。”
当时,缅甸下议院向中英两国提出抗议,最坚定的反对者当属缅甸人民党领袖吴素。他认为,日军会不惜一切夺取滇缅公路。
迫于日本以及缅甸各方势力的阻挠,1940年7月17日,英国政府宣布关闭滇缅公路三个月,并禁止从香港向中国内地运输武器弹药等军用物资;禁止通过缅甸输出武器、弹药、汽油、卡车以及铁路器材。
中国抗战的输血管一时堵塞。直到1942年初,日本攻占马来亚后,大举进攻缅甸。当时,日本用于进攻缅甸的军队大约有6万人,这远远超过英国在缅甸的防务力量。日军进攻缅甸重镇曼德勒,企图切断滇缅公路。
英国紧急向中国求助,中国派出约10万远征军向缅甸进发。初期,中英军队虽然取得了东吁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一系列胜利,但中英两军缺乏协同作战,互不信任,指挥混乱。
中英之间的分歧也发生在战略层面,中国远征军出征核心目的之一是保护滇缅公路,防止日军对中国大西南实现合围,而英军只希望中国远征军掩护其主力安全撤回印度。
战场之外,中英之间也摩擦不断。1941年12月22日,中国国防物资供应公司的“土尔沙(S.S.Tulsa)”货轮抵达仰光后,被英国驻缅甸总督多尔曼·史密斯截留,船上所运为美国陆军部援华武器。
面对中方的抗议,数天后,英国驻缅甸殖民当局又截留了两艘装载援华物资的货轮。英方解释,急于借用在仰光的援华物资以补充英军在缅甸的军备不足。
“当我抵达仰光,我见到货物堆积如山,但毫无搬动迹象。其原因为,缅甸当局曾对通过滇缅路运往中国的所有货物课税。”美国货运专家丹尼尔·阿因斯坦认为,缅甸总督并非贪图利益而截留援华物资,而是英国人传统的傲慢所致。
一时,中英同盟关系陷入僵化。国民政府强硬提出,在仰光所有的租借物资应归还美国,所有驻仰光的军事人员一律回国,停止中英合作。
直到美国总统罗斯福出面斡旋,中英关系才出现转机。
2
“英国的困难, 就是缅甸的机会”
英国同缅甸的关系,则水火不容。
战前,缅甸最大的党派德钦党数次呼吁,只要英国允诺战后给予缅甸独立,他们愿意与英国合作,均遭拒绝。缅甸各派之间为缅甸独立道路争吵不休。1939年10月,德钦党邀请各派力量会商,决定成立“自由联盟”,停止争吵,充分利用战争给英国带来的困难,迫使英国答应缅甸独立。
“英国的困难,就是缅甸的机会”,1940年6月,再次被英国拒绝后,“自由联盟”提出崭新的口号。作为德钦党主要领导者的昂山将军更为激进,“谁反对我们的敌人,谁就是我们的朋友!”
缅甸社会中弥漫着强烈的反英民族主义情绪,这为此后日军收买缅甸人心埋下了伏笔。
“联日抗英是以毒攻毒。”历史教师茂昂仍为亲日派辩护。按照最朴素的政治逻辑,“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缅甸民族运动的多数领袖大都赞成与日本合作。
英国殖民当局开始大逮捕,德钦党主要领导人及其他反对派的领导人、积极分子都被捕入狱。昂山及时转入地下得以逃脱。逃亡时,昂山秘密前往中国寻求救国经验,但在厦门逗留时被日本间谍截住,遣送东京。
1941年3月,昂山秘密潜回缅甸,召集“人民革命党”领导人觉迎、巴瑞等人,正式提出“联日反英”政策。
“缅甸走向自由独立的种子”,缅甸官方修订的历史典籍中,至今仍对“三十志士”的故事倍加推崇。昂山将军派出的“三十志士”先到日本,后赴日本占领下的海南岛受训。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三十志士”又被派往泰国,组建起缅甸独立军。
以“三十志士”起家的缅甸独立军,越过泰缅边境时仅有190人。1942年1月4日,日军发动缅甸战役。这时,缅甸独立军已发展到四千人。进入毛淡棉时,又从四千人激增到五万人。
他们充当起“带路党”:“给日本人做向导,或者为他们供粮米、备饮料。倘有印度部队被日军追击,逃入山庄,当地居民都拒绝协助补给,又如果敌势弱小,他们还会揭竿助战。勇敢的青年则骑牛通报日军。”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著的《缅甸作战》也印证:在缅甸独立军的协助下,日军成功突袭土瓦;锡唐河和伊洛瓦底江上,缅甸独立军直接进攻史利姆将军带领的英军,以及史迪威将军指挥的中国远征军。
当然,也有个别党派领袖认识到与日本合作的危害:“德潘咖咙会”领袖吴吞盛警告说,与英帝国主义斗争的同时,不能把日本“请进”缅甸;“费边同盟”领导人吴巴巧也认为,日本法西斯主义不会给缅甸带来独立,只会加深对缅甸的奴役。
评论(0)条
发表评论
管理登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