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大翻身 亚光出运
大陆劳动条件恶化,迫使制造业外移,但东南亚国家包括越南、柬普寨、印尼和泰国等,各有不利因素。而拥有庞大青壮人口、高教育水准和丰沛能源物產的缅甸,随着军人独裁朝向民主化,在美国取消对其经济制裁之后,顿时成为全球镁光灯的焦点。而早在2004年就开始布局缅甸的亚洲光学(3019),正搭上缅甸的翻转起飞潮,启动营运的第二春。
亚光从玻璃镜片、相机镜头起家,由于玻璃研磨需要大量人力,因此早期在东莞和深圳都设有制造据点。然而,大陆劳动条件持续恶化,珠三角不仅工资狂飙,更面临缺工和人员流动的压力。亚光董事长赖以仁坦言,现阶段东莞和深圳的基层作业员流动太快,几乎1年就全部换过,而持续不断的新进人员训练,不仅压低了效率和良率,更推升成本上扬。
其实,亚光早在2003年就决定另找新制造据点,在考察过多个国家地点后选定了缅甸仰光。但在当时,缅甸是由军政府独裁统治,美国也对其实施经济制裁,產品不得销往美国,因此亚光的仰光厂主要扮演玻璃镜片前段加工的角色,之后运往东莞和深圳厂进行组装再出口,缅甸布局的效益还不够明显。
不过,数年前吹起的「阿拉伯之春」民主化运动,加上翁山苏姬的坚持,终于推动缅甸朝向民主化发展,刺激经济高速发展,最近2~3年可说进步神速。赖以仁说,3年前光是买手机的SIM卡(不含机身),要价高达4,000美元(12万新台币),现在只要1.5美元(45元新台币),通话费更是降幅惊人,不少基础设施也启动兴建。
此外,缅甸政府拷贝中国大陆当初发展制造业的老路,提供「前5年免税,第二个5年三免二减半」租税优惠。在管理上,缅甸人口中有10%是华侨,沟通问题不大。
但另一方面,飞涨的房地產价格,虽然对现在才想去投资者造成压力,但对于早期就在仰光设厂的亚光来说则是最大受惠者,除了厂区土地价格已飙涨5倍,人工成本还仅是珠三角的1/5~1/6,更重要的是,美国取消制裁后,缅甸制造的產品就可直接输往美国,也让亚光的营运模式出现彻底改变,目前反而从大陆运原材料到缅甸生產后直接出口,大幅节省成本。
对此,赖以仁也做出重要决策,未来将以缅甸作为集团的生產重心,但现有仰光厂厂区已饱和,因此在中北部的眉苗地区另设新厂。据了解,亚光以往在东莞和深圳厂区的员工人数都曾超过万人,现在已降至5,000人,仰光厂约4,000人,至于眉苗厂未来则会扩充到2.5万人,反而成为集团的最大据点。推荐:www.shukongdiaokeji.com
- 上一篇:缅甸琥珀各品类收藏注意事项详解!
- 下一篇:没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