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缅甸经济特区将放宽进口销售管制,以吸引外资
缅甸政府为加强吸引外资的力度,特计划阶段性放宽经济特区的相关限制,并预定今年春天起大幅放宽对迪洛瓦经济特区(Thilawa SEZ)内进驻的外资企业的进口销售限制。经济特区内生产的产品原规定大部分将用于出口,在今后将有望自由进入缅甸国内市场。
去年10月,国家计划与经济发展部公布了在仰光迪洛瓦经济特区经营的业务种类和在特区投资经营的相关规定。根据规定,在迪洛瓦经济特区获准经营商业、房屋、酒店、购物中心、仓库、运输与供应、计算机软件、金融服务、服务与咨询等20个业务。在特区经营的业务中,75%产品出口的制造业,须投资相当于75万美元的资金。在特区免税区设立国际贸易展厅者,须至少投资1000万美元。在特区兴建的酒店,须至少是三星级酒店。迪洛瓦经济特区项目土地租赁期限为50年,并可延期25年。
截至2015年3月2日,缅甸迪洛瓦经济特区控股公司消息称,目前共有38家公司就特区首期项目投资事宜与开发公司签署协议,获批入驻的企业来自美国、日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泰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6家已开始建设工厂。据规定,已开工建设的公司须在6个月内将工厂建设完毕,并在18个月内开始运营。
缅甸媒体称,政府近期内将会颁布新政令,对于在缅甸经济特区内符合一定投资条件的外资厂商,准许其所加工生产的产品可以销售至缅甸国内各地。仰光南部的迪洛瓦经济特区将首先放宽限制。在政令中,预计将大幅放宽对于“加工”的定义,今后不仅组装、容器封装、商品包装可认定为加工,商品标签的贴附也将纳入讨论,如果确定实施,未来特区内产品销往缅甸国内市场将顺畅无阻。
虽然目前缅甸经济特区建设正如火如荼,但投资者所面对的挑战仍然不少。首先,缅甸为保护本国市场,现阶段原则上禁止外资进口销售,外国品牌必须委托当地业者或在当地生产方可销售。然而,当地销售通路尚未打通、生产配套设施也依旧不足,这些都阻碍了外国对当地市场的投资。其次,迪洛瓦经济特区临近迪洛瓦港口,对于国际贸易来说具有先天优势;但因距人口聚集的仰光市中心较远,道路不便,厂家生产的产品若想进入缅甸市场,还需再三斟酌。
缅甸自2011年民主化后,便将吸引外资为该国加速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2013年虽陆续对外资开放了通信、银行、保险产业,然而商业、服务业因国内业者反对,开放速度缓慢。缅甸政府正在吸引外资与扶持本国商业之间进行平衡,该国对于外资管制事实上仍然存在,因此本项放宽进口管制的政策是否能落实推动,仍待后续观察。推荐:www.futeqizhong.com
- 上一篇:泰国公司签署开发缅甸土瓦经济特区协议
- 下一篇: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