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缅甸之声 >> 缅甸空军转型之艰 rss

缅甸空军转型之艰

miandian.71ix.com.cn 在 2015-04-15 发表,评论(0),阅读(0)

3月以来,缅甸政府军与东北部果敢独立军的冲突日益升级,使得缅军与克钦、克伦等地方民间武装的军事摩擦持续增加。让人不安的是,为了对付躲在深山老林里的民间武装,缅甸空军也少有地出动战机实施空袭。3月5日,缅甸战机将炸弹扔到中国云南一侧的村镇,引起大陆舆论的高度关注。

事实上,自缅甸空军诞生以来,就与缅北冲突的起伏息息相关,而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内向型”空中力量,所装备的机型也以反叛乱作战(COIN)为主。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它也只是内比都赖以平靖各地“诸侯”的一张王牌。


无可奈何的“空地一体战”

据泰国“泰印网”透露,3月7日起,已夺回果敢首府老街的缅军同彭家声领导的果敢同盟军在靠近中国的东山丛林爆发激烈混战,与此同时,与果敢人关系密切的克钦独立军(KIA)则在拉咱附近的岗道央、巴交山发起牵制性进攻,威胁缅军的补给线。鉴于战事扩大,缅甸国防部防空局开始出动密支那机场的K-8、超海鸥攻击教练机和米-8MT直升机,对敌方阵地实施持续攻击。次日,缅军战机在对果敢同盟军阵地实施攻击时,一枚航空炸弹意外打到中国境内,造成财产损失,中国政府随即对此做出强烈回应,要求缅方切实确保边界地带的安宁与稳定。

需要指出的是,大陆媒体提到的缅甸空军出动米格-29的消息,在缅甸政府、缅甸流亡者及克钦独立军等媒体均未出现,只是在署名“果敢支持者”之类的私人微博上流传。

据缅甸克钦族数字媒体“DVB”介绍,早在2012年以来,缅甸空军就频繁出动慢速飞机和直升机进行扫荡作战,尤其在克钦邦方向,缅军习惯用米-8、米-171系列直升机向遭到克钦军包围的山区孤立据点输送补给。由于害怕克钦人使用单兵肩扛式导弹袭击,这些直升机总是选择在凌晨5时左右往来,与此同时,缅军还在密支那、南坡等东北军区基地部署了大量可携带无控火箭弹的教练攻击机(主要由中国和塞尔维亚制造),专门对付克钦、果敢等地的民间武装。

总体上看,无论缅军与克钦人还是果敢人的军事冲突,主要是围绕交通线与制高点的争夺,像现有5个步兵旅和1个机动旅,总兵力约6000人的克钦军死死卡住由缅军集结地密支那通往果敢公路两侧的制高点,让缅军重装部队无法顺利地开赴果敢前线,只能以轻步兵营为攻击主力,与果敢同盟军展开无休止的拉锯战。

受益于克钦方面的言传身教,去年6月以来,果敢同盟军就炸毁了进入果敢老街的多座桥梁,行动的目的是进一步破坏缅军的补给线,尤其是切断缅军前沿部队与后勤基地密支那的联络,使之成为“孤军”。因此,从去年底以来,缅军出动军机实施“空地一体战”的频率越来越大,但民间武装则利用从江心坡到片马的缅中边境地带犬牙交错的特点,在沿线山区神出鬼没,逼迫缅军飞机只能在狭小的范围内活动,稍不留意就可能触碰中国境内目标。此外,缅甸空军缺乏精确制导武器,未来缅北战事若不停歇,类似“殃及池鱼”的事件仍会发生。


谋求转型之路困难重重

目前缅军总兵力大概50万,拥有500多个步兵营,其中空军兵力2.3万,部署在全国各战略要点。缅甸军队大多为当地人组成的地方军,担负守土自保的职能。为应对当前缅甸安全局势和未来作战需求,进一步稳固自身统治地位,显示自身执政政绩,缅甸政府将空军转型当作提升整体军力的重要抓手,开启以空军转型为代表的军力提升计划。日本《产经新闻》指出,目前缅甸空军主要在本国崎岖内陆和疆域执行反暴乱任务,但许多装备都已过时或者不能正常使用,严重制约空军战力。

从1991年起,缅甸空军一共配备54架歼-7和歼教-7,到了90年代中期已有四个中队。但到了1995年,四个中队中只剩三个能正常运转。至1996年,大概有10架飞机在各种事故中坠毁,绝大部分是发动机或者相关的问题。仰光方面由于缺少资金购买备件,使其一直处于紧缺状态,直到以色列与其签订合同,负责翻新和升级36架服役中的歼-7,加装埃尔比特EL/M-2032雷达、怪蛇III空空导弹和激光瞄准吊舱。在相关交易中,以色列还出售给缅甸至少一枚激光制导炸弹。在1997年埃尔比特公司赢得合同之前,缅甸空军又向中国购买了一个中队的歼-7和歼教-7,由于缺乏经费,这些飞机都没能升级。

据英国《简氏情报评论》披露,驻仰光的空军司令部是缅甸空军最高指挥机构,空军司令是空军最高指挥官,由国防军副总参谋长兼任,司令部下辖空军直属队、雷达部队、空降兵部队等。

改善空军武器装备是缅甸空军转型的最重要手段。近年来,缅甸每年拿出近10亿美元用于购买装备,加速军队现代化,军购金额占到缅甸政府年预算的50%,其中近30%左右用于空军装备采购。缅甸一直将中国视为传统伙伴国,空军升级换代装备也从中国引进。

英国《太阳报》认为,在缅甸的空军装备升级换代计划中,中俄两国仍是其首要武器来源国。而随着与美国、日本等国关系的缓和,缅甸也计划从西方引进部分作战飞机、雷达、机载炮弹与电子设备等。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安倍政府为拉近与缅甸关系,已同意就引进部分军民两用装备与缅甸政府进行磋商。

尽管与缅北民族武装的战斗占去大部分精力,但这些对手毕竟被压制在穷山僻壤之间,对地缘战略没有太大影响,因此缅甸政府认为这都是“可控威胁”,同时考虑到缅甸与周边邻国存在海洋权益、领土纠纷等问题,有必要提升空军的功能范畴。

据缅甸媒体披露,缅甸政府计划通过此次空军转型,使空军实力超过临近的孟加拉国空军,并且与泰国等邻国空军对比中能够维持基本作战功能。由此可见,缅甸空军的作战职能除继续强调清剿反对武装,还要增加执行空防作战和近海巡逻等任务,从维护国内局势向应对国际冲突转变。隶属缅甸国防部的军报《妙瓦底》披露,缅甸军方还将会对空军现有编制体制、指挥和管理体制等进行改革,整个军队指挥体制也会进行相应调整。

不过,作为一个并不富裕的农业国,加上长期战乱,缅甸目前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其欠下大量外债,每年20亿美元左右的国防预算主要来自外汇收入。近年来,南部海上油气开发带来不少利润,但仍然无法维持缅甸军费支出的长期增加。加上部分国土被少数民族武装控制,地方武装力量长期割据各方,缅甸进行空军转型必将面临诸多掣肘。

《产经新闻》指出,缅甸空军转型需要大量经费支撑,目前缅甸国内经济情况很难维持,加上近来缅甸局势十分不稳,各种冲突不断,空军转型面临的各方面压力很大,很难有大的作为。此外,陆军仍然是缅甸最大军种,拥有更多话语权,其在维护缅甸国内稳定中发挥的作用,空军依然无法企及。空军转型需要得到陆军的支持,如何取得陆军配合,是摆在空军面前的一大难题。如今缅甸空军转型,只是提出初步设想,军方并没有给出太多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转型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推荐:www.jianzhuqicai.com

Tags:

已有位网友对“缅甸空军转型之艰”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