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缅甸特产 >> 缅甸琥珀与中国文化的内在联系 rss

缅甸琥珀与中国文化的内在联系

miandian.71ix.com.cn 在 2015-05-19 发表,评论(0),阅读(0)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缅甸似乎很陌生,知晓的可能只限于缅甸是中国的一个邻邦。可当我们细读历史,你就会发现,存在于缅甸与中国文化的内在联系之一,那就是——琥珀。
琥珀文化
据考古工作者发掘,在我国已知最早的琥珀制品,出现在四川省广安市一个考古发掘基地——三星堆一号祭祀坑。是一枚心形琥珀吊坠,正面雕刻着禅的背纹,反面是禅的腹纹。
琥珀佛
在历史文献中,最早出现琥珀字样的是《山海经·南山经》,书中所写:“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丽之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其中就提到了:大海里产琥珀,佩戴它可以免于疾病,说明了那时的人们就已经知道琥珀的一些性质了。育沛是古时人们对琥珀的称呼,就如章鸿钊的《石雅》中提到:“中国古曰育沛,后称湖珀,急读之,音均相近,疑皆方言之异读耳”。

在汉代,人们对琥珀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例如王充在《论衡·乱龙》中所记载:”顿牟掇芥“,其中”顿牟“指的就是”琥珀“,在《周易正义》中也有”琥珀拾芥“的记载,从这些记载里也可以了解到古代先民对于琥珀有静电效应的认识。汉初陆贾所作《新语·道基篇》中对琥珀的产出状况也有一定的描述,书中写明:”琥珀珊瑚,翠羽珠玉,山生水藏,择地而居,洁清明朗,润泽而濡“,琥珀与珊瑚并列,就说明了当时的人们认为琥珀和珊瑚一样,都要在水里去寻找。推荐:www.bdhongli.com.cn

Tags:

已有位网友对“缅甸琥珀与中国文化的内在联系”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