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制裁:缅甸服装产业将迎暖春
受欧美国家长期制裁等影响,缅甸的服装业一直无法发展起来,据了解,该国订单来源狭窄,大部分订单只来自日本和韩国两国。
近年来,随着服装大国——中国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国家意欲将纺织服装产业向东南亚等国转移。眼见着越南等国服装产业做的风生水起,缅甸作为极有竞争力的国家,只能望洋兴叹。
不过,缅甸实施了政治改革之后,西方国家逐渐放宽对缅甸的制裁。贴着“缅甸制造”的服装现在可以堂而皇之地在美国商店里出售。这对缅甸服装产业复苏有着重大意思。
从《缅甸时报》9月15日的报道中了解到:在受到西方制裁的十年间,缅甸对西方各国的服装出口产业遭受重创,缅甸服装出口商不得已只能在东方各国寻找市场,以求生存。
不过,最近情况总算发生了改变。由于西方缓解了制裁,缅甸服装有更多的机会进军欧美市场。现在缅甸的服装产业开始复苏,这是最近十年来前所未见的。
虽然,缅甸服装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会,但是这个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缅甸今年服装出口总额预计将达18亿美元,比鼎盛时期的2001年出口总额还要多很多。美国服装连锁店GapInc今年六月宣布将会从缅甸工厂进口服装,这意味着贴有“缅甸制造”标签的服装将会在美国上架。缅甸出口商表示希望更多的西方企业像这家美国企业一样前来下单。
中国服装产业将对东南亚投资增多
分析认为,中国企业对东南亚的投资正不断增多,未来对缅甸投资也必然增加。缅甸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劳动力供应充沛,与中国接壤,具备地缘优势。
就纺织服装产业而言,缅甸凭借政治经济改革、低廉成本优势、与美国、欧盟等国家关系正常化,再加上与周边越南、柬埔寨产地的配合,将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缔造更多投资组合。据我们了解,韩国、日本等不少国家都对该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以抢滩之势布局缅甸。
为了让企业家对缅甸的投资环境有全方位且深入的了解,我国相关部门同缅甸政府的国家计划及经济发展部、缅甸总统经济顾问官员进行了座谈,对缅甸的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发展计划,外商投资优惠政策等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缅甸纺织服装业发展情况
缅甸纺织业发展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1988年实行市场经济,吸引外资,开放给外商做来料加工。企业主要分独资、合资及民企,外资与本地厂比例为1:50。本地厂以生产布匹为主,包括梭织布、军服布;合资港厂以出口为主,同时亦开拓当地市场,赚取缅币(Kyat)支付当地工人薪酬。近年中国投资不断增加,累计已超过140亿美元。据ITMF统计,缅甸2010年有纺纱设备计环锭25万枚,气流纺锭1600枚,有梭布机5000台,生产力较低,六成纺品仍需进口。在东盟协议下,进口中国、韩国、日本等国纺品可减免关税。
据了解,缅甸纺织品服装出口,在2003年美国对缅贸易制裁前主要市场是美国和欧盟,如2000年出口中,美与欧盟分别占54.1%、34.6%,即两者合占近九成的绝大比重。自美制裁后,不仅输美停顿,输欧盟亦锐减,代之而起的是日本、韩国。2010年缅纺衣出口中,日本居首位占32%、欧盟占31%、韩国占22%,三者合占约85%。预料美国对缅产品入口将放宽及优惠后,缅对美、欧盟纺衣出口都会大幅回增。推荐:www.yumiaopan.com.cn
- 上一篇:缅甸成衣产业即将进入增长阶段
- 下一篇:没有
相关文章